11月26日,一则有关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引发了轩然大波。当天,人民网(刊发题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报道称,
11月26日,一则有关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天,人民网(刊发题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报道称,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问题的范畴,后果不可预测,一定是伦理争论的焦点。即使技术是100%可靠,人类是否可以或应该编辑自己的生殖细胞和胚胎?(看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人肯定大脑一片空白,包括我自己。”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随后,南科大发布《关于贺建奎副教授对人体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研究的情况声明》称,贺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上述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南科大将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当日晚间,一份由122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科学家联合声明”称,该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他们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并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及研究单位做出全面调查及处理。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26日晚间发表声明称,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尽管多方发声,但就事件本身而言,尚有诸多问题亟待厘清。
“是不理智、不伦理的”
贺建奎主要研究集中于免疫组库测序、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同时也是7家公司的股东、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人民网报道,贺建奎称,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报道称,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艾滋病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中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艾滋病病毒。
从《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下称《申请书》)描述可以看到,该项目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研究拟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业内质疑,CCR5不缺失就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吗?上述试验又是否符合伦理?
“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是不理智、不伦理的。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中国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CCR5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CCR5编辑不能保证100%不出错之前,是不可以用于人的。艾滋病感染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可以生个健康的孩子,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张林琦对第一财经表示。
在23日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介绍,中国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到2017年底,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和她们所生儿童的抗病毒治疗率都达到了90%以上,母婴传播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另一位艾滋病专家则表示,如果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进行积极药物抗艾滋病治疗,并断绝母乳喂养,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母婴传播。既然可用这个方式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基因编辑是否用到胎儿上是需要考虑的,这不仅是伦理问题,还涉及后续基因变异可能带来的其他严重后果。
张林琦认为,这是法律面对的新问题,相关部门还没有法律规定。而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均不支持基因编辑用于人体试验。
第一财经记者第一时间联系贺建奎,未获本人回复。而贺建奎媒体事务负责人陈远林则对记者称,现在贺教授不接受媒体采访,过几天统一回应。
记者获悉,贺建奎的优酷账号“贺建奎实验室”于11月26日更新了多个视频,由贺建奎本人出镜讲述两个婴儿露露和娜娜的情况,并就为何选择HIV、伦理问题等作出解释。
或伪造证书
《申请书》将线索指向了两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下称“和美医院”)以及该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
26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12018号的和美医院。值得注意的是,一行红字出现在医院大门上方LED屏上:香港上市企业,港股代码:01509。
位于和美医院四楼的广告牌显示,该医院于2011年10月首次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委员会(JCI)认证;3年后,医院再次以高分通过第五版JCI认证复审。
和美医院客服部的一位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他们并不认识贺建奎,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就是家普通的妇产儿童医院,和这个事情没有关系,很无辜,关键是我们没有能力开展这样的业务。”上述负责人说。
当记者问及婴儿是否在此出生,对方未做正面答复。
但和美医院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否认他们进行了该试验。“这个事件我们还在调查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不是在我们医院出生的,这个实验也不是我们这边做的。”
天眼查显示,和美医院创始人为林玉明,注册资本4000万元。
资料显示,林玉明为和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是莆田系第二代,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看好莆系医院的未来。”
目前和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核心城市拥有14家医院,和美医院是其下属公司之一。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15年,和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就与PHG(PhayathaiHospitalGroup)、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瀚海”)及健康卫视有限公司(香港)订立策略合作框架协议。
而贺建奎正是深圳瀚海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和美医院监事林志通也曾担任深圳瀚海董事一职。
另一条线索指向伦理审查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整个审查是否合规?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申请书》发现,有7人在该文件上签字,日期为2017年3月7日。而这7个人中,至少有4人与和美医院的医生同名。
26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在《申请书》上签字的一位委员。他对记者称自己并不知情。
“我们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是在2017年5月8日成立,我是其中的一名委员。但是这个《申请书》涉及的会议我并没参加,也没有签字,更不知道试管婴儿跟我们这个科室有什么关系。”该委员说。
而针对《申请书》签字日期早于上述委员告知的伦理委员会成立日期的问题,尚无相关方予以回应。
对此,《南方都市报》在报道中称,据上月刚从和美医院离职的医务部主任秦苏骥称,2017年3月7日的时候他仍在医院任职,同时他也是伦理委员会成员。但他并没有印象开过这个会议。
秦苏骥介绍,他找了上面有签名的前同事了解情况,几名前同事表示,自己并没有签过这张《申请书》,也没有印象召开过有关这个项目的会议。签名可能是伪造。
原国家卫计委在2016年9月30日通过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规定,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委员会委员人数不得少于7人。
相关新闻: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引争议
人类历史要改写?带你看清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背后真相
贺建奎的基因生意:7家公司股东 是其中5家实控人
基因编辑婴儿获临床试验注册号 经费来自深圳科创委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未经医学伦理报备
基因编辑婴儿3大疑点引争议:合法吗?必要吗?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项目路线图揭晓 八大疑问待解
官方回应
中国遗传学会与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的声明
基因库伦理委员会委员:基因编辑项目不会投赞成票
广东省卫健委: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已展开调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伦理高压线不容碰触
深圳卫计委:启动对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
深圳科创委回应“资助基因编辑婴儿项目”:不属实
当事人回应
贺建奎曾发文: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尚待解决
贺建奎视频回应:坚信伦理将站在我们一边
基因编辑婴儿缔造者:名下8家公司 曾获2亿多投资
贺建奎回应基因编辑婴儿争议:相信伦理会站我们这边
贺建奎团队回应基因编辑婴儿:将于本周三公开数据
涉事各方声音
深圳和美回应:基因编辑婴儿未在本院出生 正在调查
南科大:贺建奎2月已停薪留职 项目违背学术伦理
基因编辑婴儿涉事医院:因1个孩子 我们被扣屎盆子
业界质疑
科学家发联合声明:强烈谴责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
专家谈基因编辑婴儿风险:各种严重问题或相继出现
韩国科学家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别重踏我们的弯路
两家专业学会就“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声
生物信息学者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联署声明
各方评论
北京青年报谈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伦理将站在哪一边
新京报:别轻易用基因编辑婴儿打开“潘多拉魔盒”
人民日报评基因编辑:科技发展不能把伦理留在身后
人类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引外媒关注:极不负责不道德的
侠客岛:基因编辑婴儿为何引发科学界集体质疑谴责?
环球时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国家应全面调查